西元二○二三年五月廿七日 歲次癸卯四月初九日
慈音佛堂中文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體天行道福源深厚 大義精忠永恆舵手
三畏四知道徑書經 借假修真百尺竿頭
守道配天浩然正氣 孝友齊家道在生活
立德潤身溫潤如澤 大德敦化小德川流
尊師重道佛規謹守 偉厥豐功同心同德
吾乃
濟公活佛 奉
旨 來至佛樓 進門參叩
皇座 再問徒兒們可安否
天道傳一貫 尊貴道殊勝
看世間的菩薩 慈語的叮嚀
天時的急緊 薪火地傳承 永續白陽燈
大道盡人事 天命的聆聽
矢志永弗諼 佛規無違輕
德如切如磋 當自省反躬
德一心一意 信愿奉行證 一脈同歸宗
待三期時普渡 把帆馳騁
凌雲的壯志 濟世的心聲 苦海的浮沉
行修的腳步 慢慢一道同風
九六號法船 勇邁進綻放 錦繡的航程
風傳揚道播散 萬里無雲
相約定在這裡渡乾坤
調寄:去有風的地方
梅愈冷香遠幽蘭眾異芳
仁愛存我毀譽他人困境
名萬古流芳在家出家修
帶領眾生福孝悌忠信先
援引體行源義精永矢三
慈航應天道深厚大恆舵
高度深度廣年年是好年
提燈愚迷啟道岸早利志
光明三曹舟勸民彼地眾
千盞普渡乘程世醒登天
秉一片公心成眾生慧命
積善家燈火旭日東昇寒
舜帝之尊親曾子之孝心
西元二○二三年五月廿九日 歲次癸卯四月十一日
慈音佛堂中文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不驕不傲不徐不疾
不卑不亢不磷不緇
不上不下不知不覺
不仁不義不管不顧
不吐不快不依不饒
不即不離不得不爾
吾乃
南屏道濟 奉
命 來至慈音 進門參叩
皇容 再問徒兒們高興嗎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成長感恩
對修道的人 相惜的孤獨貫萬情
oh夜空中最亮的星 生命熱忱
曾與我同行 相識在真理的重逢 而遠航歸帆
一路患難見真情 閱歷豐富刻骨銘 以身示道德智的感動
oh道範千秋是榜樣進 英勇當仁不讓人後的建功
含弘有光大自始至終
oh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請跟隨徒護佑心(二)請照亮徒前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耀眼神聖
休休如君子 振儒風實踐世大同
oh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徒盡心 代天化身天使
膽量氣魄要恆心 多圍繞因果 痛苦覺察悟人生
塵世夢知道把握光陰 擦身而過 迷失自反問
oh應時應運是短暫匆
昔無明常擾亂情緒任其性 偏離了軌道卻不自明
oh夜空中最亮的星 請照亮徒前行
調寄:夜空中最亮的星
竹虛空節堅菊雅貞高潔
智添處世三思和衷共濟
理念當正確真理相呼應
四經借假煉性道範氣宇
畏書修真百竿守配天浩
手知道徑咫尺頭回正然
日日是好日掬水月在手
城相繼鼓普化內聖外王
成材承暮同濟天希依經
時代振鐸晨鐘響希賢愿
畏懼天威感時懷蒼生苦
夜星空明月在天普照大
柳下惠定性魯仲連避嫌
西元二○二三年六月三日 歲次癸卯四月十六日
慈音佛堂中文法會復習班
仙佛借竅訓
三曹普渡乘舟啟程 勸世醒民彼岸早登
天時地利眾志成城 木鐸承繼暮鼓晨鐘
同濟普天希賢希聖 依經實踐冀世大同
修道修心辦道盡心 凝聚推動團結向心
當下之處即是道場 共識共辦使命完成
吾乃
爾師濟公 奉
命 來至佛宮 進門參叩
皇容 問徒兒們否安平
不熄滅一盞燈 數年渡化承啟
在賢聖理想懷抱的薰陶裡
不熄滅一盞燈 道降火宅天梯
在見道成道的天命印證體
師憂心徒志堅定 聖道崎嶇
但原諒師不能照顧和親啟
師願徒一帆風順 一愿一叩的竭力
徒匯集白陽這一場大世紀
咱師徒如父子情永繫 師未遠離徒是徒離
道務推廣了很幸福 教化每一位成器
配合幫辦發展大格局 忍辱不盡的委屈
只為了是道場家盡力
遇短暫浪汹湧駕舟楫 找一找那一道光曦
優秀的你是棟樑休心懼
時代領航團隊核心 一貫繼續努力
珍重再見飛翔的天際
調寄:天際
松寒不改容翠栢千秋色
風雨信生匡扶聖道先知
真心行節孝孝道在親仁
立活生命澤如德流師嚴
友道在溫潤大小川尊重
孝齊家德潤身德敦化聖
弄花香滿衣雲消山嶽露
而同修聚凝心愿師心徒
實踐冀修辦盡推動團處
入世大道心道遠結向當
濟濟多士望守護齊和諧
地寶筏中行進德修業斬
子路聞過喜顏回不遷怒
西元二○二三年六月四日 歲次癸卯四月十七日
慈音佛堂中文精進班
仙佛借竅訓
一盞明燈度航引領 萬家燈火旭日東昇
寒夜星空明月在天 普照大地寶筏中行
進德修業斬斷迷執 行藏存我毀譽他人
困境智添處世三思 和衷共濟風雨信生
匡扶聖道先知己正 永續經營善繼志伸
道真理真
吾乃 一群可愛又可愛的
老師濟公 領
旨 來至佛宸 進門參叩
皇容 再問徒兒們高興嗎
獨坐南屏 徒問師多少修行
心中有苦悶 流淚傷心
輾轉到天明 夢醒依然堅強前進
行囊揹負行 僕僕風塵
守護天下人 任責不退轉徒心
替師分憂全賴徒擔承
誓言立蓮前 在佛堂掛一盞明燈
牽引徒回到身邊
真修是一金線 未報恩完成
不能怕考驗 任風任雨
行功立德在所不辭
明明我心 傳遞慧命
師徒在一起 了愿了冤化頑冥
師徒情永續 萬年情深
依依不捨 相聚時難分
師徒會期待再相逢
調寄:明月夜
蓮污泥不染品德
己正永續經綸德
有為入無為真德
規則功心德理德
道謹豐同同真德
佛護守偉厥道德
日出海天清伸德
心是辦使命志德
即道共完成繼德
下之場共識善德
道場建設興營德
斷迷執行藏有德
伊尹天下己任德
濟公活佛慈悲白話訓摘錄(5月27日)
◎凡是都有因緣,事出必有因,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不要怪別人、不要怨恨,人生中很多事不如意,有因就是有緣、有冤。冤宜解不宜結,有這個緣,我們就好好的在這個緣當中,好好的去了結這一段緣,唯有了結才是解脫,才是輕鬆自在。
◎人生苦,可是修行,可以了結這個苦果,如果苦果,苦根不把它斬斷,這個苦永遠都在。我們要修行去斬斷,修行可以轉業,可以改變命運。有人會有疑惑,我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情,為什麼我這麼倒楣?為什麼我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自己也會很納悶,因而你會責怪人、責怪上天,可是我們要明白累世以來,我們所造的多少業力,人生的遭遇,不是偶然,不是突然,一切都是必然。
◎「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際會時,果報還自受」,你一定會覺得,我今生沒有做什麼事情,可是遇到這樣的苦難,會覺得上天不公平。可是你要了解,你今生沒有做什麼,但是累世以來,你是在哪一世做了什麼?今天你所受的苦,也許在累世當中,你曾經讓別人也受到同樣的苦,所以你今天會遇到這樣的苦難,唯有接受它,吃苦了苦,你才能心平氣和,才能在苦難中生出智慧。
◎ 身體很健康的時候,你能夠體會身體不健康的感受嗎?你看別人身體不健康,你是嫌棄的,哎呀!為什麼好像一副病懨懨的,好像是在裝,你可能感受不出它的苦,可是當有一天你生病了,你身體出問題,你就能夠真正的感受別人生病的苦,而你心會更寛容,所以困境苦難不一定是不好,禍福是相依的。
◎有福的時候,如果你不珍惜,太得意忘形,禍就跟著來了,禍有時候是自招的。人一生當中要謹言慎行,凡事都是自己招惹的,當你覺得是理虧被動一方時,你不敢跟人家理論,為什麼?因為你心裏有愧,所以你無法很正義、很浩然正氣的去講你是對的。
◎凡事不要咄咄逼人,要給自己留一步,退一步海闊天空,真理是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依理,上天也是依理,你依理行得正,上天自然守護著你。今天佛堂大開普渡,受到 老的護佑,諸天仙佛的保佑護持與幫助,所以不需要害怕恐懼,但是「事」是人做的,有沒有理就是看你自己,人不管做任何事情,別人的行為不要去干擾自己,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別人行功立德,不會分給你,別人做得不好,不會算在你頭上,所以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好壞負責,沒有人會替你承擔。
◎我們要常常的懺悔,改過反省,不要認為自己都沒錯,時常反省自己,覺得自己的不足、做的不好,影響了天下的眾生。每天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希望自己的言行,可以做為天下人的表率,時時刻刻戰戰兢兢,我們進入了道場來修行,我們代表了道,我們也要一言一行把道展現出來。
◎人生是苦,可是今天修行,我們有幸求得大道。道,今天大開普渡,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老天有命,自古以來,道都是單傳獨授,有聽過「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嗎?因為以前上天沒有命,所以不敢傳。聖人說:「天命可畏」,中庸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天命之謂性」,我們這一點靈性,都是奉天命而來,奉天命來降世搭幫助道。我們每個人都有使命,來幫助三曹普渡,來渡化眾生,每個人都有這個職責使命,千萬不要看輕自己,千萬也不要放棄,自己要珍惜把握,求了道超生了死,可以了脫生死。
◎回天的道,不是垂手可得,是因為有天命明師應時應運,以及代代祖師相傳的印證,所以我們今天能夠求得大道,因為老天大開普渡,有天恩師德,還有你的祖先有德,以及個人的根基緣分造化,今天你有幸求了這個道,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修辦、好好的行功立德,不只是報答天恩,自己也是了罪了業。
◎白陽弟子承受的天恩師德,以及眾仙佛的護佑,我們更是應該要好好的感恩珍惜。「道真、理真、天命真」,道真攝受眾生,天命的真假不是用人膚淺的眼光來看,老天的天命也不是說,人說一句話,上天就必須給你一個許應,這樣如何去彰顯正道、道的可貴。
◎天上的蓮品不是用錢買的,是我們行功立德、渡化眾生,我們對眾人有付出、有犧牲奉獻,而不是你有錢就能夠買得到,錢能夠買你所需用品,但是買不到你的歲月、你的壽命,不要以為錢是萬萬能!
◎很久沒有見到徒兒了,有沒有想念為師呀?(有)。有多想念呀?(非常想)。老師也非常想你們、老師也愛你們,雖然我們沒有見面,但是老師常常來看你們!看你們三更半夜的還在為眾生怎麼樣精進、怎麼樣成全,你們還在犠牲奉獻你們的時間,還在絞盡腦汁的想,要怎麼樣去推展道務,道場是我們的家,我們要互相包容、互相鼓勵勉勵,還要互相佈德。
◎怎麼互相佈德呢?在道場中我們要互相佈德,稱讚對方的美好、稱讚對方的德性,稱讚對方付出與犧牲,都是在為眾生來付出、來犧牲、來服務,今天你並不是為了你要賺錢,可是你願意來佛堂付出,犧牲你的時間,捨得你的享受,來這邊貢獻,值不值得你去稱讚他?(值得),道場是我們的家,推展靠大家。
◎眾生為什麼苦,就是因為執著妄念,念念不息,沒有辦法放下。因為執著放不下而痛苦,有時候苦,想一次痛一次,可是就是沒有辦法,想起來就痛哭流涕,可是就不能不想。人若執著、固執,別人說什麼聽不進去,說什麼你也都不懂,聽不懂是真的不懂嗎?(仙佛慈悲請講師準備全熱的杯水拿著)全熱杯水很燙,放下以後,就不燙了。執著就如同你拿著這杯子,放下以後就不燙了,懂嗎?
◎我們今天相約定在這裡,跟老師有約,也跟眾前賢們有約,在這裡渡化眾生,今天我們求了道,都是有使命有職責,有這個責任承擔起來,跟眾前賢一起,把我們的道務推廣。
南屏道濟慈悲白話訓摘錄(5月29日)
◎去有風的地方,哪裡是有風的地方?我們這裡有道風,一道同風不是只有你好,大家都好了才算好。才是一道同風。所以今天我們為了要一道同風,一定要人人向善,要恢復本來的良心、良知、良能,一定要修、要學,人不學不知義。今天我們來求道、修道、辦道就是為了恢復我們本來的天理良心,本來的面貌。本來的面貌是佛,眾生皆是佛,所以我們要渡化眾生,讓他慢慢的成佛,恢復他本來的面目,這才是真正的一道同風。
◎你們今天都來到有道風的地方,就要來學習,佛規要遵守,法律主跟為師說你們太喧嘩,是太久沒開法會了嗎?忘記在佛堂中輕聲細語,我們兩邊都有仙佛在護法,這是對仙佛的不敬啊!我們坤道講話那麼大聲,不是要來學道嗎?我們乾道講話就很溫柔、很溫和,為什麼坤道講話要用吼的呢?是為了捍衛自己嗎?明明就在前面而已。是因為乾道人太少嗎?所以講話大聲不起來啊!
◎我們修行就是要學,慢慢地講話要小聲一點,不然人家跟你說,這是修道人,看起來也很有氣質,但是一講話就破功,講話在佛堂,就要學習講小聲一點,去外面也要學習講話小聲,回來佛堂講話才會小聲。尤其是前賢們,我們新道親還會客氣,還會害羞還會小聲一點,我們老前賢,越大聲,做不好的模範,我們要學習佛規要遵守,你在待人處世上,才有一個準則,在承上啟下才會去遵守,不是誰大聲就聽誰的!誰大聲誰就對。
◎修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樣學的都一樣,為什麼結果不一樣呢?那是個人的功夫不一樣!你用了幾分力?修行往昔所造諸惡業,還有累世的習性氣秉,我們的脾氣、毛病不良嗜好、不好的習慣,有沒有改?你一心跟人家爭輸贏、爭高低,這也叫毛病。毛病多了有沒有反省自己?知道毛病多還不改,慢慢改總比不改好,慢慢改不要只會嘴巴改。知道就要去做,那才是真的知道,否則你光知道沒有做,那個叫不知道。
◎最末後了,莫要辜負自己的善因緣,今天能夠來求道、修辦,這都是我們的因緣,我們的善因緣成熟,我們來到這有道風的地方,一人修行是眾生的福氣,知道明白修行的好、修行的重要,明白要渡化眾生。他會去做,要去渡人來求道,人人都能夠修行,是天下眾生的福氣。
◎今天修行,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也是光耀門楣,不枉你今生。世間行善跟盡孝不能等,今天我們齊家都修辦,還有渡化人,那你行善跟盡孝有沒有做?好好地修、好好地辦,勸人為善。但,是是非非、抱怨、評論的話不要說,要說好話!
◎謝謝徒兒們跟為師一起來渡化眾生,一起來完成這三曹大事。佛堂像法船,法船如果很多人一起划就很輕鬆,我們每人都出一點力,不是說你要做得多好、做得後多,只要是盡我們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的,你來幫忙出了一點力,那我們這艘法船,就可以去越遠的地方,我們更多的人划,就能划得又快、又遠。
◎生活雖然不盡人意,人生起起落落,可是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全部,上天是公平的,也不會把好的全部給一個人。有些人家庭很各樂,但是生活比較困苦。有些人很富有,可是家庭不一定和樂,而且身體不一定是健康,所以我們有時候,也不一定要覺得上天不公平,在人生當中,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歷練。
◎什麼是貧?沒錢就是貧。那窮呢?窮是你我去了品格涵養,這個叫做窮。不然為什麼說安貧樂道呢?所以沒有錢的人一樣可以修行,德行越好的人越富有。
◎我們體貼上天的心,知道現在大開普渡,要我們去渡化眾生,我們一心許天,我們忠於老天,別人不了解,可是上天了解,還有為師也了解。
◎你們看拼圖,如果缺了一塊,不管你是多麼小塊,這一塊拼圖就不完整了。人生就像拼圖一樣,周遭的人、事、物,都是跟你有緣的,都是你人生中的一個完整,都是我們的真善緣,唯有去圓滿,這個拼圖才是完整的。
◎我們來佛堂修補,補自己不足的地方,人都有不足的地方,誰也不要埋怨誰,誰也不要看不起誰,我們要很努力地去充實自己,去學、去修、去辦,這樣你的人生才能夠補足。
◎人世間忍字最難,忍一個心一個刀,刀在心上很疼。可是修行人如果不能忍,怎麼叫做修行人呢?真金不怕火煉,真金煉了以後融化。我們人只是一直忍也不行,我們忍受但是我們要慢慢用真理來化掉,為什麼我們要學道,明白真理。別人罵你,你有沾到什麼嗎?有多什麼嗎?你把它化了你還是你,那你為什麼別人罵你的時候,你不高興呢?別人態度不好你不高興呢?你把它化掉以後,你還是你,並沒有多餘的。
◎累世的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因為無明造業、無明受罪。什麼是無明?無明是不知不覺,自己做錯事你不知道,有時候,為什麼你覺得你遭罪了呢?你也覺得很無明,世人就是這樣輪迴、循環,無明造業、受罪,就一直再這樣受苦受難。
◎為什麼人生、人間紅塵娑婆是苦海,就是因為這樣無明造業、造罪,無止無休,我們今天求道、修道就是要斬斷、跳脫輪迴,才不會一直在輪迴一直苦,無明造業、無明受罪,不知不覺你造了業、又受了罪,無止無盡的,所以人生苦海就是這樣循環,一直輪迴,這就叫做輪迴。
◎我們心中都有苦,其實眾生都是我們的貴人,然後有的人是來磨煉我們的,有的人是來成就我們的,但是我們不明白都以為覺得是苦難。可是正面的是幫助我們,反面的是來成就我們的。人世間不能事事如你意,你不能作主,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自己的信念,多包容、多原諒、多多的關心照顧、微笑,慢慢的你每天累積這一些正能量的情緒,你會慢慢發覺,不像以前一樣,動不動就生氣,覺得沮喪、很失望、很難過,這些慢慢地你就不會覺得。
◎天加福,是逆著來的,你要發脾氣,叫你不要發脾氣,是不是逆著來?叫你不要做不好的事情、叫你要原諒、包容,容易做到嗎?(不容易)這是逆著。你很生氣叫你不要生氣,是不是逆著?可是你能做到,福就來。
◎天天感恩,天天是天堂,不然嫌這個不好,嫌那個不好,嫌父母不好,嫌兄弟姐妹不好,嫌朋友不好,你是天天在苦海。人雖然很渺小,可是心中卻藏著佛國、天堂、地獄、藏著苦海。你一念好是天堂,你在佛國;你一念惡是地獄,你在苦海了。
◎道在生活當中,我們就在生活中渡化人,以方便不同的法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法,以你的法,去渡化眾生。什麼叫法?這個人非常的老實,不是很會講道理,他能渡人,因為他很老實人家相信他,他說這個道好,人家覺得這個人很老實,不會亂說話,相信他,他去渡人人覺得很溫暖,渡他來,會不會來求道?這個人很會講理,講的讓人家很開心,叫人家心裡有憂愁,能夠放下解脫,那渡人來,會不會跟著他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法,去渡他的有緣人,我們要展現我們的才能、能力,去渡化眾生去幫辦,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個人的力量,是眾人的力量。
◎眾人都是我們的貴人,如果有人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刺激他,結果他奮發努力成就了,你說應不應該感謝這個人?(要)剛開始一定是很生氣,但是我們今天學道了,我們就要比別人早悟透、早看清,就可以結更多的善緣。我們辦天事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是眾人的力量,眾志成城,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因為大家的目標都是一樣的,見道成道,見賢思齊,走的方向都一樣,所以要互相提醒、鼓勵、勉勵。
◎修行不可以眼中容不下對方,有他就沒有我,可以這樣嗎?你自己想成佛,難道別人就不希望成佛嗎?所以不可以這樣。人情冷暖,世間是很現實的,你付出多少,回報你就多少!如果你只是付出一點點,或者是不付出,那你一手進一手出就沒啦!你還能要求什麼?你要有收穫就要有付出,你看菩薩在人間,你效法菩薩的精神,你有慈悲心、耐心、恆心,別人看你就像菩薩一樣。
◎回家的路要靠自己,每一個人身繫著九玄七祖,我們修行不可不慎。我們在渡化成全眾生當中,不要有多餘的利益關係,或是做多餘的事,不要想說沒關係、不要緊,你的沒關係、不要緊,後面的結果,是要自己去承擔、承受的,為師也沒有辦法幫你平衡。
◎世界在變,人心也在變,有些事為師也沒辦法去平衡,徒兒們明白嗎?環境隨時都在改變,心也是起起伏伏的,可是日子還是要過,生活中雖然有很多的紛紛擾擾,但是這些紛紛擾擾依然存在,你的日子還是得過。可是唯有修行,你才能從痛苦解救出來。
◎世界動盪,道場中的不安,可是道還是要修,路還是要走,千萬不要中途中斷,不要半途而廢。回天的路,就是這麼一條路,是直達的,唯有不間斷的一起向前,不要回頭,向前走,同修們之間互相的提攜、手牽手,大家一起走、一起回去。徒兒們為道,為渡化眾生,默默地奉獻,非常的辛苦,為師很心疼也很感動。
◎道場是我們的家,唯有提升了我們自己,佛堂更加的美好,才會讓更多的人喜歡來這裡學習,才能夠留住人。生活中有動有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若我們的心不夠堅定,會被一切左右。
◎你的心不夠堅定,久了就會執著,希望徒兒們能夠一條心,你們的心跟為師的心是一樣的。今天你們立了愿,也跟仙佛菩薩的愿是一樣的。我們都很榮幸,能夠搭幫助道,眾仙佛菩薩,也都是在搭幫助道,我們都是跟佛、跟仙、跟菩薩,一起來共辦三曹大事,希望徒兒們好好努力,好好力油啊!
◎回家的路,唯然艱辛,但是不怕,師會陪著你們一起走,希望徒兒們展翅高飛,走過才能擁有,我們應該要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負重而致遠,望你們好好加油!時間不早了,為師也該走了,你們唱唱歌,送送為師。徒兒們乖乖的,為師就放心了,要離開了,又捨不得,可是時間不等人,該走的時候,還是得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徒兒們再見!
爾師濟公慈悲白話訓摘錄(6月3日)
◎今天徒兒們怎這麼高興的歡迎呀?高興是不是就該表達出來呢?「道」要怎麼詮釋呢?哪裡都有風,我們要怎麼移風易俗。風看不看得到?(看不到)平常當中去改變這個風氣,改變這個環境,是由自己做起。
◎「道」好,我們去告訴人家,要由我們去代天宣化「天不言;地不語」,要由我們去說出這個道好,讓人家感覺這個道,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可以讓我們超生了死,超脫輪迴,不用在這人間受苦難。
◎人生苦不苦?心苦,你為什麼心苦心累?(執著)。徒兒們真的很會現學現賣,可是對於道怎麼就沒有現學現賣呢?道有這麼難嗎?新道親覺得很難、有點難,因為還不了解。我們老道親呢?不難因為他有學習,有在參與,慢慢明白道理,就是由自己做起。如果做得都很好,就做仙佛了,為什麼還要是人呢?因為沒做好,所以還是人,就因為是人還要再繼續修,一直辦,一直講好話,代天宣化。
◎為什麼現在要求道、修道、辦道呢?天時很緊急,哪裡看出來的?(災劫)。所以天時很緊急,我們要趕緊拯救世界的災難,要援之以道,要大道開展,真理傳揚。天時很緊急,而我們從天而來,請問你們還有多少的歲月修辦呢?我們不曉得還有多少的歲月,十年?二十年?所以這天時緊急。
◎歲月都是向前走,道的傳承都是一直傳續下去,但是我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緊急的是我們,因為我們不曉得我們還有多少個年頭,還可以參與修辦行功立德,所以我們要加緊腳步,要催促自己,非常的緊急的催促著我們腳步要再加快,不能怠慢了。時間是不等人的,尤其是歲月一天天的過,是不停留的,我們要趕緊跟隨前賢的腳步好好的立志再向前。
◎有志無志,什麼是志呢?有志氣嗎?這個志氣,真正的志,就是千山萬水都阻擋不了你修辦的心,像我們台灣前賢來到這裡,經過千山萬水,有沒有阻擋他們的決心?如果今天阻擋了他們的決心,那還有你們嗎?他們來這邊開荒闡道,你們怎麼能夠聆聽到這個大道。
◎今天,是不是換作你們也要有這個志向呢?志,立定了不改變,這個才是「志向」。不是你隨時都可以變動的,想到了就「立志向」,沒想到志向又沒了。這個志向不是任何人,還有環境可以阻擋你,你的家人都沒有辦法阻擋你,你的親戚朋友都沒有辦法阻擋你修辦的決心,這個才是真正的志向。由外力來阻擋的都不是志向,立了志就不要改變,你由心而去啟發、去感覺、去感動,這個道好。
◎什麼叫「一心許天」?就是我們心都不曾改變、動搖,即使偶爾會抱怨、會失意,傷心難過,可是你對道的心是非常的真,都不會改變,收拾一下心情又再繼續前進。「一心許天」是你的心已經著上天,雖然修道難免跌跌撞撞,可是這些都只是你的過程,並不會改變你對上天的心意。
◎什麼叫活菩薩、活佛?活著就是菩薩、就是佛。不是等你死了以後才是佛、才是菩薩,而是你在這個人世間就是佛就是菩薩。你怎麼認定一個人是佛、是菩薩呢?今天我們知道「道」好,就要推銷出去,我們今天就要效法活菩薩的精神,一生都為眾生。
◎因為我們道降火宅,所以是聖凡兼備,你看聖賢跟凡人有什麼不一樣?活菩薩在世時跟人有什麼不一樣?一樣是兩個眼睛、嘴吧。為什麼人家成佛、成菩薩呢?「心」,她的慈悲心,發起慈悲心要救渡眾生。我們現在依然可以在家裡把家庭照顧好,我們還可以學習效法菩薩的精神,廣渡無數眾生,只要你願意肯做,天下無難事。
◎你想做,還得要有機會、有環境給你做,「有事建功易,無事建功難」。如果我們佛堂沒有開班沒有活動,有機會去行功立德嗎?我們的班程要開始動起來!我們就有更多的機會行功了愿。如果說現在道不傳了,你去哪裡捨身辦道?所以應時應運還得有這個機會,我們要把握住,你把握住了就能得道。
「」 ◎佛堂就像一座橋樑,你走進來了就參與修辦,就是「修行人」。一座橋樑,你踏過去了,從橋上走過去,就是「修行」。新道親要好好的成全,老道親也要成全。班程要規劃,新道親、老道親,年輕人也要計畫規劃,我們要傳承,如果你要傳承一定是要有人才,也有很多的兒童,從小帶動起來,讀經班都要有個規劃。
◎大道的鴻展,就是因為前面的人代天宣化,到如今我們受到所有人的護佑,今天也得了大道,我們也要把這份心傳下去,把道傳下去。就好像前賢們的傳道,我們能夠得道,我們今天把這個道再傳下去,代天宣化,各辦一段。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在這短短的歲月當中,各辦一段的歲月,日子要好好的珍惜,自己所辦的歲月。
◎在辦事當中,要學習辦事的能力,新道親要學會辦道、佛規禮節,要參與辦事、幫辦,不斷的磨練、相互配合,久了就會變成人才。久了就會有那份默契,就是一個團隊,團隊之中要有默契,辦事一直相互配合磨練,有時候都不用開口,看一下就知道要做什麼。可以看看老前賢們辦事,可以學到很多,他們那一份默契,心與心已經達到都不用說了,互相了解怎麼做會更好,怎麼做能夠讓眾生更受益、受惠,能夠讓眾生得到更好、最好的,這就是他們的付出,是你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你們都是優秀的人才,好好的學習,從「學中辦,辦中學」,從學習當中知道自己的位置,去啟發自己的智慧,看自己適合在什麼樣的位置。比如,文書這方面很好,就好好的在文書去學習、深入。你對廚房有興趣,也可以在廚房好好的學習幫辦無畏施。你招待做得很好,很能夠讓道親一來就感覺到這個道場好溫暖。其實不管你在哪一個崗位、職責,你把它做好了,你就是這個職責的達人。還有交通,你把交通做得很好,就是交通組達人。不管在哪一個職位,都可以是很好的修辦,沒有分說這個做起來好像不顯眼,好像在後面沒有作為。沒有!職位沒有分,都一樣,只要專注在這個專長上,都可以成為這一方面的達人。
◎我們渡一個人就是點一盞燈,心燈傳遍千萬燈,就是千百億化身,所以為什麼說「佛有千百億化身」,不要小看你只渡一個人而已,你渡了一個人,他再渡人,我們道就是這樣傳下去,他們都是你的化身。今天我們效法佛,你渡了那麼多人,也是千百億化身。我們點一盞燈是家庭的明燈、社區的明燈,一盞燈點亮社會、點亮全世界,讓全世界都在佛光的普照下,都能夠祥和、安平。
◎佛啟了這一盞明燈,開啟眾生的明燈,一燈燃百燈,千燈燃萬燈。不熄滅的燈是無盡的愛,佛菩薩無盡的慈悲,只要這個燈不熄滅,我們就是照亮世界的眾生。末後普渡,不是只有做做好事、說說好話、講講道理就好,而是要把道傳下去,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你有認同這份責任,我們就挺身而起。
◎不是每個人都能很順利的求道,有時候佛堂的鄰居,也不一定能求道,可見得我們的緣份多麼深厚。既然緣分深厚,就表示你與佛有緣,要辦大事的,肯定自己。「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一家人難免磕磕碰碰,不用分得那麼清楚,什麼事就不用放在心上,過去了就好了。
◎「奉光道務中心」是我們每一家的道務中心,徒兒們都很優秀,你們不覺得道務是有停頓嗎?是不是覺得道務沒辦法再發展出去呢?我們道務的中心、核心,由這個核心去把它發展出去,我們就要有一個規矩、方向、修辦的準則,而不是誰說怎樣就怎樣,也不是誰聽誰的,既然是一個核心,就不用擔心這裡一個人一邊,因為你們一個人一邊,那這個中間是空的。
◎這個「空」我們就是要把它圓起來,有這個核心以後我們才有向心力、凝聚力,才能夠團結,這就是我們中心的一個道場運作,我們要呈現出來。一個核心都沒有出來,我們在辦事情的時候,沒有一個準則、方向。如果有這個準則、核心,在操辦事情上,不用誰聽誰的,我們就是以中心來辦事情、來運作,懂為師這個意思嗎?這樣發展才不會受到人的限制,這樣一直發展出去,就把道傳下去,我們就有一個標準、標竿,怎麼去發展、去帶動,而不是侷限在這裡,就這樣把它發揚出去,一個中心一個配合,大家來配合。
◎如何去操辦?核心要出來。道場有一個架構你就不用擔心,是是非非。道場如何運作?一個準則、一個方向。怎麼去推動?大家配合,向心凝聚。後面的道親帶新道親,也才知道如何以道場來去成全、去配合辦事情,才有一個方向。
◎道場這個架構要出來!一旦出來了,運作上就簡單,也不用說誰比較偏向誰。我們就以中心,然後下面佛堂、公共佛堂。去麼去操辦、運作,這是你們自己要去斟酌、去研究,然後去看怎麼把它成立出來,這樣對於你們往後開展道務才有幫助,才不會處處受限,發展不出去。
◎人才很多,可是你留不住人,有一個標準方向規劃出來,一目瞭然,大家都知道怎麼去參辦,這樣發展道務是有幫助的。
◎「道」是活潑玲瓏,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不能散漫,沒規沒矩成不了事情,不要說我本來就是這樣啊!那是你養成的習性,你肯改就可以改變。今天道為什麼尊貴?因為你改變了。周圍的人都清楚你是怎樣的人,可是因為你今天修道,改變你自己,你本來喜歡追求物質、喜歡酒色財氣,你今天改掉了,人家看出來,是不是覺得這個「道」真的很尊貴。可以因為「道」而去改變,可見這個「道真、理真、天命真」,道的尊貴就在這裡。
◎為什麼說修辦道由自己做起?你在修煉當中就是在成全人。不是一定要講道理才是成全人,把自己做好,就是在成全人。「言教不如身教」,我們言行必須要相輔相成。我們每天都在渡人,都很誠心,今天辦道,明天辦道,可是為什麼總是覺得沒有辦法很契入呢?所謂「內聖外王」,你要渡人修道、辦道,修心呢?你一直辦道,但你的心沒有修煉、沒有跟上。你一直辦道,但心差距太遠會怎麼樣?你渡人越多,你的心性沒有修煉,你會愩高、會自大,有時候還會執著權力。
◎你沒有修煉自己的心性,你渡人,真的是你渡人嗎?佛講經說法那麼多年,有一個眾生是衪渡的嗎?眾生本來皆有佛性,眾生本來就是佛。你今天來到人間,乘愿來就是要渡化眾生。你有這個責任、使命,只是完成你的責任跟使命,不要以為渡了人有怎麼樣的功德,不要「貪天之功以為己利」,今天大開普渡把功歸於上天,你渡了人、你做了事,你把功歸於眾人。你如果認為自己有功,你就會槓高、會自大、會無法無天,你無法無天行為舉止就會失禮。
◎團隊不是一個人的是大家的,我們中心出來的有一個大團隊和一個小團隊。每個佛堂都有一個自己的小團隊,然後由這個小團隊再來集合成大團隊。那要怎樣有團隊?得靠自己去配合、去規劃。要怎麼樣去推動道務?要有一個團隊,要有團隊的精神,這樣人才才會出來,才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你們都是道場未來的棟樑,事情沒人做,有我!人家不愛做,有我!捨我其誰。真正的修道就要有這樣子,別人不願意,我願意!別人看不起的、不要做,我來做!不用怕承擔,你們都要有肩膀承擔起來,為師臨壇是不得已,所以你們不能太依靠為師臨壇,要以真理為皈依。老道親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認為自己還是小孩子,難過了就想要為師幫忙、都要靠為師。唯有你自己成長,去行功立德才是自己的。今天為師幫你了,那是為師的,不是你的。自己要有肩膀去承擔,你承擔的不是你自己而已,你是承擔著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一個責任、一個承擔。不要一點點小事情都不承擔起來,就希望為師幫你,不是為師不幫你,是自己要成長,不要什麼事情都要依賴。
◎自己要有肩膀,你們的肩膀就是眾生的福氣,要承擔起眾生的苦難,才是你們的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為師有為師的愿,你們有你們的愿。你們做就是了你們自己的愿,為師做是了為師的愿,所以說「自己修,自己得」。
◎你們的愿要自己去了、去承擔,當你真的承擔不住了,為師會默默在後面推你、幫你扶一下,而不是你們遇到事情,馬上要叫為師,為師不是不幫你,而是要讓你自己先去磨練,自己沒有承擔,這樣不會成長,為師想要的是你們自己把它承擔、成長起來,這樣才是眾生的福氯,而且你們有那麼多的新道親、那麼多的後學,仰賴你們去承擔,把這個責任擔起來。
◎千言萬語說不盡,想想有幾句話,想清楚了其實就明白了,說了很多也不一定都能夠聽得進去,時間不早了為師也該走了,唱唱歌送送為師我。年年時間容易過,望徒兒們想起還有一個思念徒兒的人,徒兒們若真的有事,輕輕地呼喚老師一聲。今朝一別,什麼時候再見呢?望徒兒們珍重再見,各自珍重。
一群可愛又可愛的老師濟公慈悲白話訓摘錄(6月4日)
◎徒兒們都說要為師分憂解勞,怎麼為師覺得都是為師在替徒兒們分憂勞呢?只要徒兒們傷心、難過一下,為師就不忍心。為師發現這樣不行,你們太依賴仙佛、太依賴老師,都沒有承擔。為師現在要讓你們自己站起來、承擔起來,在旁邊看著讓你們自己長大。
◎怎麼樣少叫「長大」呢?「成長」就是遇到困難要自己動頭腦想一想怎麼去把困難縮小,把問題處理得更好。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把困難丟給別人。把困難丟給別人,成長的是別人,自己依然還是這樣,這樣對自己沒有幫助。必須要自己經歷過,經一事才會長一智。
◎要替為師分憂解勞,是你們自己的誓言。不要抱怨說:「我為什麼這樣苦,要來這裡呢?」其實這是你們自己立了愿,看這裡苦難的眾生不忍心,想要來這裡做那一股清流,想要來幫助,眾生皆醉我獨醒,但為師我看,好像都有點醉了。
◎什麼叫「清流」?什麼叫「眾生皆醉我獨醒」?別人還迷迷糊糊的時候,你懂得這個「道」好,懂得要渡化眾生。因為眾生還迷昧,好像醉茫茫的,不知道原來這個世間事暫住而已。短暫的人生,不是只有每天柴米油鹽,不是這樣子為了生活打拼而已,一年一年白髮增添,人生不是只有如此而已。
◎我們的智慧有沒有增加?我們的胸襟有沒有更寛廣?我們的涵養度量有沒有更大?每天有沒有學習,有沒有效法聖賢,我們的脾氣毛病有沒有每天減少呢?人生本來短暫,人都希望青春永駐,但是有辦法嗎?日子一天一天得過,人一天一天得老,生老病死都是避免不了。生老病死一生中都是會遇到的,那就短暫的人生,不是永恆的。
◎今天我們求了道,要追求永恆,在人間輪迴是短暫的,靈性不滅是永恆的,脫離輪迴逍遙自在,就不用再經過生死輪迴。人生再怎麼樣,都苦!不管你日子好與不好,都苦!因為生老病死,每個人都跳脫不了。
◎你說環境好,老了年紀大,眼睛看東西模糊,走路緩慢,說話口齒不清,這個都會經過,我們要趁現在頭腦遇清楚,走路很靈活,說話都還可以代天宣化,要趁現在正是好時機、好良辰,好好的把握。
◎來佛堂不要一年才回來一兩次,有活動才回來。不要好像來這裡做客你沒有參與進來,就像一個局外人、旁觀者。沒有參與融入進來,就無法體會「道的尊貴」。唯有慢慢融入其中,去學修才知道你是多麼的幸運,能夠得道、修道、辦道。
◎人啊!一旦沒事做,空閒著就害怕。為什麼有空的時候,不來佛堂幫忙呢?其實你願意來佛堂,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但是慢慢學、慢慢做,就會越來越明白,智慧就會開啟。你會知道來佛堂是為了什麼,你懂了就能夠知道去告訴別人。你說不出來是因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怎麼去講,怎麼告訴別人這個「道」好。所以要自己先知道這個「道」好,好在哪裡,讓你有感受、有體會。你懂了,你就能夠去告訴別人。不懂也沒關係,先做了再說。
◎如果還無法深刻體會到「道的寶貴」,沒有關係!先渡人來求道,先學做佛事,我們先學佛渡化眾生。其實佛都在我們身邊,我們要以渡化眾生為己任。眾生皆是佛,他現在迷昧了,我們要去渡化他,讓他明白恢復他原來的佛性。因為沒有渡化,你不知道他還在人世間流浪,所以眾生都是佛。今天求了道,你們知道自己是佛,可是眾生他不知道,我們要去告訴他們,去渡化他們。
◎我們每個人都有愿立,像佛菩薩衪們有愿立。今天照你的愿立去行,你就是活菩薩,你們的愿立是什麼?(渡化眾生)。肯定自己的愿立,我們就依愿而行、照愿去走。我們都是天使,所以我們要保持笑容,不要有苦瓜臉喔!本來已經很苦了,再苦瓜臉,更苦。我們苦中也要微笑,微笑就會接到上天給你的禮物,所以要多微笑,與人結善緣,那麼這個福就來了。
◎「心燈」就在我們的深處,光明、善良、純真把它點亮了,你尊敬別人,別人就尊敬你。你肯為別人想,別人一定尊重你。我們要為道場想、要為佛堂想,然後為上天辦事,就是點亮一盞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心地善良、非常地好,肯為別人著想,看別人在苦海,想幫助他們,希望他能夠脫離這個苦海,能夠不那麼苦。人生是苦,所以讓他來求道、修道,能夠改變他的命,希望能夠出苦,能夠改變自己的命。渡人做好事,改變命運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好,生活更好以後,就力求能夠為上天辦事。你為上天辦事、為佛堂付出,這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我們常常別人一點,我們無明火就起來燃燒自己,這是照亮別人嗎?這是燃燒自己、燙傷自己,去燙傷別人。所以,平常要煉煉我們的火候,不要一點就著!不要人家一句話,無明火就起來了。
◎為師想問徒兒們,心裏面有多久沒有真心待人了呢?你們有沒有睡眼矇矓啊?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還是「迷迷糊糊」的,對於人生還是沒有看透,還是不明不白,還不知道「生從何來,死歸何處」。
◎行功立德要怎麼做?去渡人。說好話、存好心,每個人都會說、都懂,那有做嗎?有的人想說「我每天都很忙,怎麼有時間做!」我們每天隨便家裡摸一摸,一天就過去了,你怎麼會有空呢?時間是不是自己的?請你來佛堂,有空嗎?(有)來做事?(有)來幫忙?(有)話是你們說的哦!為師都把他記起來了,下次誰邀請他來沒有來,告訴為師我,為師去把他催來,但是你們忍心讓為師去催嗎?不忍心,所以要自己自動自發。
◎我們要渡人,一生二,二生三。你雖然只先渡一個,但是你渡的人再去渡更多人。我們不曉得要渡誰,先渡家裡的親戚朋友,因為家人與朋友是在這世上跟你是緣分最深的人,你把好的先告訴他們,家人都渡來了,再渡朋友渡親戚。渡人,我們要盡力,來不來就看自己的緣分,但我們要去說,要去渡人。
◎「道理」深不可奧,「道」好不好,你們自己研究,因為個人的資質不一樣,有高有低,對於比較不懂的人,我們只能以很白的話來說,如果說你的智慧比較高一點,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來佛堂就這様嘻嘻笑笑、胡胡鬧鬧的感覺,但是「道」的深奧不可言,我們是因材施教,因不同的人去啟導、教化,也因為我們這個班都是比較新的班,都是一些菩薩,我們就是會講得比較淺白一點,但是對於有些接受力比較高的,可能會覺得太淺白,不能夠很深入。但是沒關係,我們以後有研究班,我們來研究、來參與,你會可以明白這個「道」的寶貴、殊勝在哪裡,為什麼要三期大開普渡,自古以來沒有,只有這一次。
◎以前有聽過普渡嗎?「道」有普渡嗎?亙古以來你聽過有修道的人,但是沒有「普渡」,都是單傳獨授,是現在才有普渡,只要你有緣,有人渡你來,你都可以來求得這個大道,但是你求道以後,你光求也不行,以前的修行人是先修後得,現在上天慈悲,大開普漍,每個人都先求了道以後,再慢慢修行。
◎我們修行是循序漸進的,在座的各位徒兒,你有很多疑惑沒關係,你有大疑惑才有大覺悟。有疑惑你才會去尋找、才會明白這個「道」為什麼這麼好。為什麼這些前賢不惜一切,肯犧牲、肯奉獻、肯付出,早早的出門,晚晚的回來,就是為了渡化眾生。為什麼這樣一次兩次的去登門拜訪、苦口婆心的去勸化,因為他們都曾經跟你們一樣,他們都可以做你們的見證。如果說這個道不好,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願意犧牲、奉獻?你們自己去體會。
◎如果有不明白,先不要否認,我們先去參與、去深入,去加入以後慢慢地去一一的解惑,你會更明白知道道的好,道的殊勝,為什麼要大開普渡。這麼好的機會,就懂得把握,道在我們自身,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道,是自己要開啟自覺,不是從外來的,前賢們都是引導你而已,每個人都是有自性。自性就是佛,每個人都有佛心,人心本是善良的,只是說我們在這個紅塵打滾,慢慢的就會變質。
◎你本來是很善良的,在這個環境當中,你如何能夠安身立命,不受這環境影響還能夠保持自己的天真呢?有時很難,在這環境下為了自己,你也會變,所以人為什麼會變,有時候是環境的影響。在這大環境中,好的、不好的都能夠影響我,我們如何安身自處不動搖,這個就要修行。修行辛苦了,誤會也會有,我們大家一起同修,就彼此互相諒解、提攜、照顧。
◎師呢!想要瀟灑地揮一揮手,可是心裡面總是牽掛著徒兒們,徒兒們會讓為師牽掛嗎?希望徒兒們好好的去了自己的愿,自己說過的話自己要去做,這個就是了我們自己的愿,希望徒兒們不要辜負為師,不要讓為師傷心難過好嗎?師徒後會有期囉!